毕节溶洞垃圾堆了10层楼高,整改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来源: 长城网  原森
2025-09-29 19:30: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原森

  日前,有网民爆料称,贵州毕节黔西市红林乡一处溶洞内,垃圾堆积成山,污水直排横流,给溶洞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9月28日凌晨,黔西市就此问题发布情况通报称,经初步核查,反映问题属实。

  从网民发布的视频可以看到,溶洞内污染触目惊心。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各类垃圾堆积至少有十层楼高,溶洞周边还有几条排污管道,源源不断地向溶洞内排放厕所污物。

  要知道,溶洞是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也是地方必须下大力气保护的自然遗迹。黔西市的众多溶洞,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造福一方群众。因此,当地应该珍视溶洞,爱护溶洞。如今,看到这么严重的污染场景,着实让人对肆无忌惮污染溶洞的“败家子”行为感到心痛。

  面对溶洞被污染的铁证,黔西市在通报中不仅照单全收,并且立即提出了整改措施。当地明确提出从四个方面解决问题:有关部门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制定垃圾清运方案,对垃圾全面清运、规范处理;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摸排,迅速查清污染源头;对全市其他区域同步开展排查整治。

  整改方案由点到面,举一反三,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前后对照不难看出,问题曝光前是麻木无感的,舆情形成后是敏捷果断的,这种强烈反差令人深思,溶洞没有保护好,原因不是做不到,而是不作为。

  溶洞内污染如此严重,绝非“一日之寒”。媒体报道,早在2021年,毕节市就因向地下溶洞违法排放生活污水问题,被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作为典型案例进行通报。2024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其中提到,2024年4月,贵州省毕节市人民检察院接到志愿者举报线索,经初步核实,发现毕节市辖区7个县区12处喀斯特溶洞存在生活垃圾污染、生活污水直排、溶洞内畜禽养殖、构筑物搭建等问题,导致溶洞生态环境严重受损。

  警钟一再敲响,有关溶洞污染的整改效果如何?2024年7月,毕节市人民检察院称,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问题“均已整改到位”。

  现在需要追问的是,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督察整改,黔西市这一处溶洞为何成了死角和盲区。垃圾如山,臭味扑鼻,这么大一个“天然垃圾场”,当地相关部门不应该看不到,即便真的没有看到,群众不应该没有反映。

  如果对问题的整改,只是用来应付督查或者平息舆情,整改就会浮于表面,敷衍了事,甚至谎报成绩。所以,毕节市有关部门需要以此案例为切入点,系统复查之前的整改工作,是不是真的都到位了。

  守护绿水青山,要落实在每一天。上级部门或者舆论推一推才动一动,以这样的心态抓生态环境保护,必然“挂一漏万”,时时处于被动之中。

  面对垃圾成山的溶洞,黔西市有关部门需要抓紧移走垃圾山,更需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必须深刻认识到,正是因为长期以来对问题视而不见,只做表面文章,才一点点堆成了眼前这座“山”。只有彻底摒弃满口应承但不办实事的浮夸作风,认真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确保黔西市绿水长流,青山常在。

关键词
溶洞 垃圾
责任编辑:韩新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