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柳宇霆
视频来源: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公安局
一起不无蹊跷的盗窃粮食案,揭开了“鬼秤”坑农害农的黑幕。
据《人民日报》报道,今年9月18日,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公安局镇南派出所接到张某某报警,称自家仓库内的玉米疑似被盗。警方调查后发现,王某等5人借收购农民粮食之机,使用“鬼秤”实施诈骗,他们手中的遥控器能够指挥作弊秤,每100斤玉米经“鬼秤”称重后仅显示为60斤,上述人员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目前,王某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15日,陈某某、吴某某等4人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12日。
从法律上讲,王某等5人被行政拘留,完全是咎由自取、罚当其过。千万不要以为,使用“鬼秤”买多示少,只是个占农民小便宜、多挣点银子的买卖问题,究其实质,那就是如假包换的诈骗行为,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对于实施诈骗的违法分子,轻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行政处罚,重则以诈骗罪追究刑责。具体到这起案件,因为涉案金额2000余元,尚未达到数额较大的“入罪”门槛,故而王某等5人只是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对当事人来说,受到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并非无关痛痒的小事。在十余天的行政拘留期间,当事人会因为被强制羁押,暂时失去人身自由。不仅如此,基于行政处罚的严肃性,相关记录将被保存在违法档案中,作为被处罚人违法行为的记录,可能会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包括社会信用受损等。如此看来,王某等5名使用“鬼秤”者,打着“包赚不赔”的小算盘,挖空心思坑农害农,为了区区2000余元栽了大跟头,的确得不偿失。
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决不能让“鬼秤”暗行其道。平心而论,农民辛苦劳作、挥汗如雨,靠天吃饭,打下一点粮食,的确得来不易。100斤玉米上了“鬼秤”,遥控器神不知鬼不觉一按,只剩下了60斤,意味着一年到头,农民差不多有半年都是给不法分子白干,这样的坑农害农行径,实在太过恶劣。有关部门严肃查处,给予几名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处罚,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教育和震慑了一众不法之徒,更释放出保护农民利益不受侵害的强烈讯号,有利于维护秋粮收购秩序。
从长远看,保护农民的“钱袋子”,必须打出组合拳。有关部门有必要通过立法手段,明确对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从重处罚,传导严惩骗子的压力。客观上,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一些违法分子削尖脑袋,违法犯罪手段升级换代,有关部门需要加强警示教育,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将不法分子的猫腻伎俩公之于众,帮助广大农民打好预防针、敲响警世钟,及时发现和躲避诈骗陷阱。
当下,正值秋粮收购时期,各地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盯住“鬼秤”等违法工具,在追根溯源、正本清源上下功夫,联合互联网平台,彻底斩断黑色利益链,帮助农民保护好自己的血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