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试17分进资格复审,事关教育怎能“没底线”
来源: 长城网  李康尼
2025-08-05 18:28: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李康尼

  近日,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特岗教师招聘“考生笔试成绩17分进资格复审”一事,引发社会热议。

  8月5日,当地教育局回应称,此次招考是按照正常程序办理,因未设置最低分数线,所以该考生符合条件。另一位相关部门人士表示,考生以17分进入资格复审,最终被录用的可能性极低。

  据悉,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此次公布的笔试成绩中,小学数学教师岗位共有三名考生报考,三人成绩分别为59.5分、45分和17分,全部进入资格复审环节。有网友认为,17分便能进入复审环节,不仅折射出该招聘岗位报考热度偏低、未设置笔试合格线等问题,更让人对招聘质量产生担忧,呼吁后续重点关注最终选拔过程是否秉持公正合理原则。

  就此次招聘的岗位来说,的确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特岗教师是国家为缓解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师资短缺问题,特别设置的教师岗位项目,其初衷是为了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注入新势能。但由于工作环境、收入水平、职业前景等方面的城乡差距,特岗教师也的确普遍存在“引不来”“留不住”等问题。

  但是,可选拔人才范围有限,并不意味着要无底线地降低招聘标准,否则只会耽误孩子,背离“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初衷。就拿受到争议的小学数学教师岗位来说,相关笔试重点就是考察应聘人员的综合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如果入选者的成绩与及格线相差甚远,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堪忧”,又怎能让人不对其专业素养产生质疑?

  尽管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其最终被录用的可能性极低,但从流程上讲,不管是这位考生在面试环节排名“逆袭”,还是其他考生因个人原因放弃,这位“17分考生”理论上都可能“笑到最后”。不加筛选、一味“心大”地准许其进入后续环节,岂不容易误人子弟?

  正如网友直言的,教师队伍建设应坚持“宁缺毋滥”。若让不合格者上岗,既消解了特岗教师招聘工作的严肃性,也是对发展乡村教育事业的不负责任。

  事关教育,不容儿戏。当地有关部门需以此事为鉴,进一步完善特岗教师的招聘规则,细化筛选规范,特别是为每个环节设置科学、合理的最低分数线,确保进入面试环节的候选人在基本素养上都能“站得住脚”。

  同时也要看到,应对特岗教师“招人难”问题,不能只靠无止境的“放宽标准”,还需在加强特岗教师待遇保障、落实优惠政策等方面多下功夫,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比如,要确保特岗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落实好周转宿舍等,减少特岗教师的后顾之忧;针对应聘人才能力有限的现状,可以尝试通过强化岗前培训等方式,提升其专业素养。

  做好对特岗教师招聘工作的把关,避免“分数低得离谱候选人”意外“晋级”,是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对每一个学生的真正负责。

关键词
笔试 复审 教育
责任编辑:韩新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