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不够了?不妨多些扶持引导
来源: 长城网  张田勘
2025-09-24 19:29:02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张田勘

农民正在给毛驴喂草料。图片来源:新华社

  一篇“牛马有的是,驴不够了”的报道让人们开始关注驴。9月22日,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相关负责人向媒体确认,“目前我国牛马都不缺,就缺驴。”

  缺驴导致驴肉价格一再升高,驴产品价格不断上涨,一些不守信的商家甚至以马肉等冒充驴肉。

  在技术还没有发展,机械化落后的时代,驴承担了大量的耕作、驮物、运输的重任。即便是机械化逐步普及后,在山区丘陵地带,机械难以到达的地方和角落,驴也是重要的工具。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突破,人类依靠动物干脏活苦活已逐渐被机械化和智能化所取代。

  剩下的则是食用和其他价值,如肉牛、乳牛、赛马、肉驴等。而即便在食用、医用和保健方面,驴也存在短板。一是驴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2-3年才能达到出栏标准。远超鸡鸭鹅甚至是猪和羊。

  再就是,驴的繁殖周期也很长,一年通常只能产一胎,其竞争力无法与作为人们肉类食品的主要来源的猪相比,也不能与牛相比。至于鸡鸭鱼等的养殖性价比,驴也难以企及。

  此外,国内一些地方集中饲养驴后发现,驴还容易生病。再加上我国曾在2015年至2016年大量从国外进口驴皮,让驴皮的价格大降,从过去的80元一斤骤降至20元一斤,农户难以挣钱,也不愿养驴。

  尽管如此,驴仍不可或缺。在生物多样性方面,驴的杂交后代马骡和驴骡,既比马和驴更能成为役使动物帮助人,也能体现驴作为生物基因库的重要成员,以及承载的多元性重任。

  此外,作为肉食来源和药物原料的驴,也是其他动物不可取代的,如驴肉火烧、阿胶等。更不要说,在机械无法到达的地方,如山区等地,驴仍是人类的好帮手。可见,人们还需要驴,只是用量少了。

  面对驴不够了的现状,不妨早一点采取措施。比如提供扶持性的养殖政策,目前甘肃省酒泉市就推出“投驴落驹”的政策,农户通过缴纳一部分押金,就可以从养殖企业领养幼驴,养殖一年后,企业按照约定的价格进行回收,让农户能在短周期内看到回报,愿意养殖驴。再如,可以从国外进口驴和驴皮,或者在中亚、南美等养驴大国开拓“海外牧场”。当然,从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理念出发,国家可以专门在一些传统养殖地区,如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和山西等地专门扶植驴养殖场,以维系驴的生存与繁衍。

  山东菏泽、河南沁阳、河北保定和沧州、山西长治以及陕西关中等地,都是著名的养驴和驴肉产地,尤其可用政策优惠和奖励,引导这些地方养殖驴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当然,从根本上解决“缺驴”的问题,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提升驴的繁殖效率,从而提高农户的饲养积极性。

关键词
驴,扶持
责任编辑:芦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