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之变”系列评论⑬|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来源:  芦静
2025-11-21 20:13:33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评论员 芦静

  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北省民政厅专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谢雅 摄

  “目前,河北省已累计投入4.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环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北京寸草春晖、天津小橙等一批知名养老服务企业落户河北,三河市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中国康养集团北戴河燕山院等河北养老机构吸纳北京和天津老年人养老,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11月21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北省民政厅专场,引人关注。

  深化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从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到着力打破异地养老地域壁垒,从推进医养结合到建立养老服务项目推介机制,一张覆盖养老服务的协同网络正持续织密,京津冀三地养老服务正不断“同质同标”,让“跨城养老”从愿景逐步照进现实。

  在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整理衣物、洗浴、洗脚等琐事,还是进行室内外活动、沐浴阳光的简单需求,或是更为复杂的晨晚间护理和各类生活照料,老人们都能得到细致入微的关怀与照顾;在承德寿康康养中心,不仅报销便利,同等标准的养老服务,每人每月的费用还不到北京的一半;入住北戴河平安秦康颐养中心后,老人们不管回家、去医院还是想去哪里,都有专车随时接送,还有针灸、药浴等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满足养生需求……放眼燕赵大地,一幕幕温情服务场景,正是河北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生动注脚。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十四五”时期,河北积极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

  各类养老机构2022家、床位26.6万张,“十四五”以来分别增长17.5%、13.2%,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63%;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5946个,家庭养老床位2.5万张,居家养老上门服务5万余人次;全省1.8万养老护理员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持证上岗;青县孝老食堂、宁晋智慧助餐等一批典型应时而生……伴随着京畿福地、老有颐养的乐享河北建设驶入快车道,“养老”二字被赋予了新内涵。从一餐一饭的贴心关怀,到养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银发经济发展的市场新空间不断打开。

  河北是人口大省,老年人口基数大。目前,102个集体、170名个人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和“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石家庄“爱心来敲门”、邢台“老老同‘邢’”等特色品牌闪闪发光,119个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诸多实践案例表明,河北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也更加坚定了推动老龄事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前行的步伐。

  迎接“银发浪潮”,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关键词
老年人
责任编辑:芦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