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名高中生骑电动车身亡,警示两个“不可低估”
来源: 长城网  朱昌俊
2025-07-23 18:25: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7月9日,湖南桃江两名高中生骑改装电动车撞墙身亡。其中一名学生的母亲称,改装车最高时速达100公里,其儿子刚坐上车的后座40秒就被甩到墙上。此事引发广泛关注。

  2名高一学生,因骑行、乘坐改装过的电动两轮车而发生事故丧命。毫无疑问,这是一则让人痛心的悲剧,对两个家庭来说,都是最沉重的打击。目前,警方已经介入事故调查处理,事故车辆改装者也被控制。但法律层面的处置,并不能代替公众的思考。这样的案例进入公共视线,除了悲剧本身,也因其具备巨大的公共警示意味。

  事件至少提醒两个方面的“不可低估”。

  一是不可低估改装车辆的违法风险。现实中,因各种原因,电动车改装,诸如加装蓄电池、拆除限速装置等现象一直存在。该行为实际已涉嫌违法。如根据《刑法》相关规定,经销商销售非法“改拼装”电动自行车涉嫌违法犯罪;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销售非法“改拼装”电动自行车也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2024年,国内就出现了非法“改拼装”电动车入刑案。

  对于车主来说,驾驶改装、拼装、加装的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的,同样面临违法风险。《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的,自行车、三轮车不得加装动力装置。有的地方出台规定明确,驾驶“改拼装”电动车上路,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缴拼装车辆,责令恢复限速装置、拆除加装或者改装的装置。而驾驶拆除或者改变限速装置导致最高时速超过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的,将被处三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此事中,涉事车辆的改装到底与事故存在怎样的直接关联,目前还有待调查。但改装车辆,本就不能上路,且容易放大安全事故风险。如公开信息显示,“改装电机、电池或解除限速后,车速可能远超原厂设计标准,导致制动距离延长、车架强度不足,易引发失控、侧翻等事故;提速后原厂刹车可能无法有效制动,增加追尾或碰撞风险”,堪称“马路杀手”。

  二是不可低估中小学生骑行上路的安全风险。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所以,尽管在今天,一些“低龄”少年骑车上路的现象——从自行车到电动车,都并不少见,但严格说,这里面的很多骑行行为本身就与法律法规相冲突。

  尽管此次悲剧,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有着“极端性”,但是,中小学生骑行风险,或远比想象中的更高。如此前公安部相关负责人就透露,从导致中小学生交通事故发生的诱因来看,在涉及中小学生的伤亡交通事故当中,骑乘电动自行车占31%,骑乘摩托车占30%,骑乘自行车占6%。

  由此可见,监护人对于孩子的骑行行为,理应做好相应的安全劝导,特别是不能轻易把电动车的钥匙随意交给孩子。

  从更大的视野来看,此事也提醒,在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上,也应该把更好保障骑行安全,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比如,有必要常态化加大对改装车查处力度,特别是一些面向未成年人的改装车业务,更该坚决“零容忍”。同时,学校也应强化针对性的交通安全教育和劝导,针对学生骑行上下学,给予专门的安全教育和指导。

关键词
高中生,电动车,改装,安全
责任编辑:韩新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