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层干部“卖保险”也是一种形式主义
来源: 长城网  芦静
2025-07-22 17:20:43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评论员 芦静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

  “前几年这时候,我要分出不少精力去当各种商业保险的‘推销员’,而现在,我安心当好村民的‘服务员’,尽力保障农业丰收、农户增收。”据《人民日报》报道,近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小岗村党支部副书记潘全的一番话,生动反映出基层干部往往充当多重角色的现状。

  以“卖保险”为例,淮安市相关单位曾采取摊派任务的方式要求村干部向村民推广惠民商业保险产品。据潘全介绍,这些险种有不同的申请时间段,几乎遍及全年,村里有具体指标、每位村干部也对分管片区有任务数额,他必须挨家挨户上门推广。

  诚然,这些商业保险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出发点是惠民,但其终究属于市场行为,是否购买应该出于村民自愿。如果异化为行政摊派,按人头下指标,好经也会被念歪。事实也是如此:淮安市的农村中许多年轻人外出工作,留守的以老人和小孩居多,对购买保险很抵触。有农户直接跟潘全说:“你是保险推销员吗?”“这么卖力,是不是拿了回扣啊?”

  惠民商业保险推销,是基层干部“不该背的包袱”。用行政之手替代市场之手,不仅消耗了基层干部过多的精力,使其在保障农业生产、促进农户增收等方面的时间被挤占,也无疑会消耗干群之间的信任,难免“芝麻西瓜一起丢”。

  这背后,往往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是权力任性、监督缺失的表现。正如淮安市涟水县红窑镇镇长黄海所说,这些商业保险从不同条线安排下来,多采取口头通知,并层层分解任务。虽然没有纳入考核,但在一些会议上可能公布各乡镇完成情况,这就会影响这些部门在年度考核中对乡镇的评价。这种层层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兜售商业保险的做法,以惠民之名行摊派之实,必须狠刹。

  明确职责边界,不越界也不缺位,是基层干部做好工作的前提。对此,淮安市明确划出“三条红线”:各级各部门不得以会议部署、下发文件、口头布置等形式,向村(社区)摊派商业保险任务,不得通过通报考核、与考核挂钩等方式向村(社区)施加压力;村(社区)未经合法决策程序,不得使用财政资金、集体资金购买商业保险;村(社区)干部不得参与推销各类商业保险,更不得参与收取保费,不得接受与保险业务相关的佣金、返还等。

  当然,专项整治不是一阵风,关键在常态长效。比如设立了监督举报热线,常态化开展受理;又如结合地方实际,将“不得摊派商业保险任务行为”写入村级履职事项负面清单,直接发放到村干部手中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取消摊派,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让基层干部聚焦主责主业,不仅是对职责越界的纠偏,更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润滑剂。要看到,基层减负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治理效能,让基层干部从“推销员”回归“服务员”,也不是减掉责任,而是更好服务群众的起点。

  自上而下拧紧“水龙头”,厘清职责边界,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让基层干部回到“该在的位置”,以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关键词
基层干部,卖保险
责任编辑:芦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