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人慢行,榕江人把“村超”般滚烫的爱送给救灾子弟兵
来源: 长城网  边建军
2025-07-05 19:45:53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边建军

2025年7月3日,贵州榕江,当地群众热情欢送抗洪抢险子弟兵和社会各界救援队伍。图片来源:榕江发布

  一座城送别一群人!

  7月3日,首批驰援队伍完成救灾任务准备撤离时,榕江县城出现感人一幕:数万群众自发涌上街头,从滨江一号到一桥头,短短三公里路程,车队在感恩的人潮中走了整整两小时。

  群众挥舞着国旗,高呼感谢口号,将连夜赶制的红蛋、花带与热腾腾的糯米饭塞进队员手中。在红七军广场,人群如潮,掌声雷动。面对即将离开的驰援队伍,榕江民众依依不舍,抓住短暂的离别时间互相鼓劲加油。花店老板钱增菊将连夜包扎的鲜花送到队员手中,杨玉碧凌晨五点便起身蒸好糯米饭,只为能在离别之际表达对恩人的感激之情。而战士们也用击掌、挥手等方式回应着群众的深情厚意。

  近日,贵州省榕江县连续遭遇两次罕见特大洪灾,洪水肆虐,基础设施损毁、房屋进水、农田被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危急时刻,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守护家国的“脊梁”,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在抗洪抢险中,子弟兵们与当地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共同抗击洪灾,建立起深厚的情谊,这种军民鱼水情如同暖流般温暖人心,也体现了一种伟大的团结精神。

  灾难来临,人民子弟兵再次用无畏行动践行“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庄严承诺。6月24日,汛情告急,榕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警报后,第一时间投入战斗,他们乘坐舟艇穿梭在被洪水侵袭的县城主要街道,借助绳索等专业救援装备,转移、疏散遇险群众。紧接着,黔东南州消防救援支队迅速调派全勤指挥部、特勤、凯里、台江等地消防救援力量34车150人跨区域增援榕江和从江,7个编队采用人、车、艇一体化前置处置,救援行动紧张而有序。武警黔东南支队的武警官兵也携带救生衣、冲锋舟、皮划艇等救援装备器材奔赴一线,紧急驰援榕江。子弟兵们奋不顾身地跳入汹涌的洪流,将受灾群众稳稳托上冲锋舟;毫无畏惧地涉入齐胸深的急流,怀抱老人、肩扛孩童,用自己的身体为受灾群众开辟生命通道。他们的英勇无畏,让人民群众在灾难面前感受到了安全感和希望。子弟兵们在抗洪抢险中展现出的“人民至上”,是他们深沉爱国情怀的生动体现。在灾难面前,他们用行动表明,人民子弟兵永远是人民最可信赖的依靠。

  人民子弟兵的无私奉献精神在灾后重建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洪水逐渐退去,灾后重建工作刻不容缓。子弟兵们来不及休息,又迅速投入到清淤、抢修设施等繁重任务中。在榕江县城,部分大型机械无法进入的小区、巷道成为清淤工作的难点。子弟兵们二话不说,俯身弓背,用双手抠挖淤泥。武警战士马东昇一次次在倾斜近45度的陡坡上奋力前行,那沾满污泥的脊背,被千万网友称为“中国脊梁”。在“村超”球场,子弟兵们齐心协力抬走重达千斤的看台,打通“重建”通道。他们用铁锹、小推车等工具,一点一点清理淤泥、垃圾和杂物。他们的双手磨出了血泡,双脚被泡得发白,但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知道,早一点清理完淤泥,群众就能早一点恢复正常生活。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不怕脏、不怕累,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和身体健康。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洪水面前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誓死保卫祖国”的军人誓言。军民凝聚的坚不可摧的力量,在灾难过后的土地上,绽放出最璀璨的生命之花。

  如今,洪水逐渐退去,榕江这座因乡村足球赛事“村超”而红火两年多的小城正在逐步恢复生机,但子弟兵们的事迹如同不朽的丰碑,铭刻在人民的心中。他们是灾难中人民最坚实的后盾,是最温暖的守护者。让我们向这些救灾一线的“家国脊梁”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愿我们共同守护的美好家园永远安宁。

关键词
榕江,救灾
责任编辑:芦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