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太行②|太行天下脊,是革命之脊也是发展之脊
来源: 长城网  常平
2025-09-16 16:54:14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评论员 常平

游客在英谈古寨观看沉浸式演出。

英谈古寨里热闹非凡。

  金秋九月,重装待客的河北邢台英谈古寨火爆出圈。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迎来超过10万名游客。这个仅有200余户、620多人的太行山石寨,成为新晋文旅顶流。

  英谈爆火,得益于强调体验、互动、活态化的民俗场景和特色业态,也与其传承600多年的石砌建筑风貌有关。而其底色,则是遍布石寨的红色基因。抗战时期,这个小山村曾是中国人民银行前身冀南银行总部所在地,至今村里仍保留着大量红色遗迹。

  在河北的太行山区,像这样有着红色基因的地方很多。战火纷飞中,这些地方是抗敌的堡垒,而如今,都成为休闲旅游的胜地。太行山自古就有“天下之脊”的美誉,这“脊”,是自然之脊,也是革命之脊,更是发展之脊。

  太行山横亘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间,绵延400多公里,这里山高崖险,涧谷深密,峰峦壁立,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曹操就曾写下“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的诗句。而在抗战期间,八路军挺进敌后,这里成为了抗敌的红色前沿。

  太行之红,在于这块土地与军民的血肉联系。太行军民依托根据地,一边挺身而出,奋起抗争,拼尽一腔热血,打出一派朗朗晴空,古老的大地再一次在面临外侮时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一边则全力恢复生产,加强经济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

  很多人对“豆选县长”“刘汉兴参军”等印象深刻,让人民当家作主,贫苦农民由此获得了生存的希望和尊严,大家纷纷参军保卫自己的政权。抗战期间,仅平山县就累计有1.2万名青壮年参加八路军,缴纳救国公粮4533万公斤,做军鞋57万双,做军被14.4万床。

  太行之红,在于不屈的抗争、巨大的牺牲。“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在与日军殊死的搏斗中,这里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狼牙山五壮士”“挂云山六壮士”等,至今令人景仰,在河北牺牲的抗日烈士超过了10万人。

  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曾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也是对所有不屈抗争的太行英雄的写照。

  “天下之脊”,同样也应该成为发展之脊。如今的太行山文旅产业蓬勃生长,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红色旅游已成为这里的招牌;遍布各地的石头村,则是休闲旅游的胜地;探险游、生态游,让人们寄情山水;而随着后冬奥效应的释放,冰雪经济也日趋火爆。

  红色太行,从历史走来,从硝烟走来,这里的人民为革命的胜利、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曾作出不朽贡献。穿越历史的尘烟,铸剑为犁,持续发展,成为了新时代的嘹亮回声。

关键词
红色太行
责任编辑:芦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