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建议“不让老人接送小孩”,应看到年轻父母的不易
来源: 长城网  陆玄同
2025-09-12 19:33: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陆玄同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广州南沙区一小学建议“不让老人接送小孩”,并在文稿中多次强调该项建议。此事引发众多家长关注、讨论。

  该建议提到,“老年人自身身体状况可能引发安全风险,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需要家长朋友们高度重视和关注。”并表示身体状况欠佳的老人,不要接送学生。

  从安全角度来看,有些老年人体力下降、反应迟缓、突发疾病的风险增加,接送孩子时确实存在一定的隐患。因此,学校提醒家长注意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在许多城市家庭中,双职工已经成为常态,父母双方都忙于工作,尤其是像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通勤时间动辄一两个小时,到家时间晚,根本无法亲自接送孩子。而请保姆、家政服务等方式,又可能带来新的信任负担和经济压力。此时,老人帮忙育儿,就成了最现实、最经济、也最能被信赖的选择。

  此时,若被剥夺老人这一助力,年轻的父母们不仅要承受工作带来的焦虑,还要直面孩子教育、照看、接送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无疑会让他们陷入“两难”境地。

  话说回来,当下很多老人身体状况其实并不差。他们也有时间、有耐心、更有责任感,愿意为家庭分担压力。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是否能胜任接送任务,应该由家庭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而不是“建议不让”。很多时候,这种建议背后,隐藏着强制的意味。

  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在发布此类建议时,应保持审慎,在以安全为先的前提下,可以多一些理解和温度。比如,可不可以在校园周边加强交通管理,设立安全护学岗,优化接送流程等。这样不仅能保障学生安全,也不会将责任全部推给家庭。

  更重要的是,社会应当正视年轻人的不易。当下,年轻人早已不是懒惰、逃避责任的一代,而是在多重压力下艰难前行的一群人。他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建议”或“限制”,而是理解、支持与制度上的保障。比如,是否可以在企业层面推行弹性工作制,让家长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是否可以在社区层面提供更多托管服务,减轻家庭负担?如果只从安全角度出发,就忽略了一个个家庭背后的真实困境。

  说到底,教育不仅发生在课堂上,也体现在社会对待每一个家庭的方式中。一个真正有温度的社会,不应该是冷冰冰地提出各种“建议”,而是在制度设计中体现出对不同群体的理解和关怀。

关键词
小学 父母 孩子
责任编辑:韩新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