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脩之礼”不是复古,而是感念师恩的长情告白
来源: 长城网  韩新新
2025-06-24 20:16: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评论员 韩新新

  毕业季,你会怎样与老师告别?近日,河北香河六中一名毕业生以“束脩之礼”致谢师恩,让老师惊喜不已,也引发众多网友热议。“这是老师最骄傲的时刻了”“每一种礼节都有意义、都很美好”……

  古代学生与老师刚见面时,会先赠送礼物,表示敬意,称作“束脩”。一般说来,束脩六礼分别是肉干、芹菜、龙眼干、莲子、红枣、红豆,寓意“谢师恩”“业精于勤”“启窍生智”“苦心教学”“早日高中”“宏图大展”等,既表达了求学之诚、感恩之情,也在师生间建立起尊重、信任的纽带。

  “古礼”今送,为何能引发如此广泛的共鸣?因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怀旧”行为,其动人处恰恰在于它超越了物质本身和传统形式,直指感念师恩的精神内核,让人看到真心实意。

  在如今的快节奏社会中,很多人愿意把时间、精力投入到高回报事件中去,而真挚、个性化、有文化深度的感恩表达稀缺,常常使“感恩”陷入形式化困局。

  再看香河六中学生的束脩之礼。肉、芹菜等物品本身价值有限,其中承载的尊师精神远大于实用价值。该毕业生递上束脩之礼后,还郑重行了弯腰三礼,这种庄重的仪式感放大了感恩情绪的浓度与深度,带给老师和旁观者强烈的心灵触动。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做完这些之后,学生还从兜里掏出了一个红色的塑料袋,帮老师装上肉和芹菜。这个细心的举动也被网友关注到,“他甚至贴心为老师准备了塑料袋,这肯定是老师最不舍得吃的一块肉”!“接地气”的塑料袋和庄重的礼节有反差,但内里却相当契合,真诚而实用。

  这份束脩之礼,让人们读出“我懂您的付出,感谢您的教导”的关键信息,折射出教育的另一种成功——培养懂感恩、有情怀的人。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一条五花肉、一束芹菜似乎微不足道,但其激起的涟漪,让我们重新审视师生之情。感念师恩,不能只是一时兴起,更应该是长久的习惯修养。对于学生来说,每天努力学习、遵守规则、文明礼貌、积极进步,可能就是对老师“最长情的告白”;对于家长而言,尊重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积极配合老师工作,友好沟通交流,就是最有力的支持。对于老师而言,任何积极、正向的言行,都会获得同样积极、正向的反馈。

  当然,在强调感念师恩的时候,我们又需要避免形式主义跟风, 防止将“束脩”或其他古礼形式变成新的、强制的“任务”,乃至失其本真。

关键词
毕业,束脩之礼
责任编辑:韩新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