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王石川

史上最长春节假来了!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显示,2026年春节假期安排为2月15日至2月23日,共9天。消息甫出,闻者欢欣,这个“史上最长春节假期”让人满怀期待。
团圆是春节永恒的主题。2026年春节假期比往年多了一两天,不仅回应了舆论关切,更深化了团圆的意义。“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佳节,假期延长,人们可在“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中享受更多亲情,可在情感升华中涵养家国情怀,增强对传统节日的认可度。
究其因,春节假期延长,不仅是时间尺度的简单增加,更是情感容器的深度扩展。时间多了,陪伴长了,自然让跨越山海的团圆更具温情,让年夜饭桌上的家常更加从容。这份难得的时间“馈赠”,在快节奏时代为亲情维系提供了宝贵空间,让家国情怀在绵长时光中静静流淌。
春节假期延长,意义不止于此。据报道,国办通知发出不久,多家旅游平台上元旦、春节期间的火车票和国际机票搜索量都“爆”了,春节期间出发的机票搜索量瞬时增长3倍。机票预订量增长63%,欧洲游咨询量更是暴涨200%。
据分析,春节整体出行订单和出游量有望创新高,“直接利好境内长线旅游及出境游,甚至旅客还可以实现‘多地串游’”。有专家认为,假期延长会给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带来积极作用,“能够有效释放消费潜力,对经济发展形成正向拉动”。
应该说,这种分析和判断是有道理的。随着消费周期拉长,以及消费样态丰富、消费环境优化,人们的消费热情将进一步高涨。春节假期历来是消费旺季,由此带来的“团圆经济”和“出游经济”都值得期待。
有一个变化是,近年来,很多人过春节,不再满足于“宅家过年”,更愿意带着家人“走出去”。比如,在异国他乡或远方风景中体验别样年味。这种从“过节”到“度假”的转变,不仅意味着过节形式的多样化,也释放了出行需求,推动了文旅消费。可以预见,春节假期的拉长,将使得深度游、定制游、冰雪游等高品质产品更受青睐,进而将消费潜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增量。
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文博单位拓展服务项目,合理延长经营时间,扩大接待规模。支持各地增加优质运动项目和特色体育赛事供给。”春节假期的拉长,将推动文旅消费迈上新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还提到,保障休息休假权益。春节假期的拉长,令人欣喜。而同时也需要用人单位真正遵纪守法,落实中央部署,让劳动者休得上假。这样,人们才更有信心休假,更有兴趣出游,更有底气消费。
人们常说,每年规模空前的春节人口流动,是观察中国社会的一个窗口。一定程度上说,延长春节假期,透视春节消费,也是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一个窗口。
可以预计,优化假期供给、创新消费场景,将打造出家国团圆与市场繁荣的双赢样本。届时,既能看到千万个家庭的团圆故事,也能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活故事,它们交织在一起,必能成为中国人最美好的春节记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