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躺赚200万?打击职业背债重在源头治理
来源: 长城网  柳宇霆
2025-08-19 15:11:55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柳宇霆

央视焦点访谈曝光职业背债人群体。视频截图

  3个月躺赚200万?据央视新闻、第一财经资讯及各地法院披露案例,近期,一个被称为“职业背债人”的特殊群体正在野蛮生长。他们被中介机构精心包装后,成为套取银行贷款的完美工具。记者梳理发现,这条灰色产业链已形成严密的协作网络。

  听上去很美,现实却很残酷。那些成为职业背债人的特殊群体,既有低收入群体,冲着高薪“上钩”的失业者,也包含部分资金链困难的小微企业主等。他们打着如意算盘,牺牲自己的信用,短期内挣到大钱,大不了不乘坐高铁、飞机,不贷款不买房,找个安静的地方也能过好日子。实际上,成为职业背债人,所付出的高昂代价,远远大于他们的“美梦”。

  就债务来说,并不因为刻意躲避而消失,终身债务清偿义务意味着,职业背债人需要终其一生来偿还。因为拒不履行债务,一旦被纳入黑名单,不仅个人寸步难行,子女也将在教育等诸多方面受累。如果情节更为严重,职业背债人还可能触碰法律红线,配合中介团队实施骗贷违法犯罪,涉嫌贷款诈骗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洗钱罪等多项罪名,只会落得身陷囹圄的下场。这样的结局,恐怕是职业背债人始料未及的。

  法院查处案件,打击并曝光职业背债人群体,既是对当事人的惩戒和震慑,也是对广大公众的教育和警醒: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以个人信用、背负债务为代价,通过中介运作来换取不菲好处,看似一本万利的买卖,实际上却包含着极大的法律风险,幻想着“富贵险中求”,其实往往得不偿失,“偷鸡不成蚀把米”。对于职业背债人,还有其他潜在人群,需听得进劝、看得见风险。

  当然,面对职业背债有所抬头的趋势,光是惩处职业背债人,只是治标并不治本。应当清醒地看到,在违法乱象的背后,已经形成了一条分工明确、环环相扣的生态链。在现实生活中,除了站在前台、主责背债的职业背债人,还有负责“拉人头”的介绍人,负责“包装”身份、办理贷款的实操中介团队,他们密切协作、规模运作,轻易套取银行巨额资金。

  近来,媒体报道了数起案例,动辄骗取数千万元,着实令人触目惊心。在中介流水线操作下,失业、贫困、资金链断裂的“失意者”,被精准包装成有资产、有工作、有公积金的“三有人员”,如果仅打击职业背债人,背后中介毫发无损,再严厉的行动,也终归“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打击职业背债产业链,需要加强源头治理。一方面,要加强警示教育,职能部门应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公布典型案例,普及宣传职业背债的法律规定、现实危害,帮助人们远离红线、避让陷阱。另一方面,包括公安机关、网络平台等在内,应加大对中介机构的清理整治,不仅让职业背债人懂得收敛,而且让躲在幕后的“寄生虫”,也尝到法律苦果,知道悬崖勒马、回头是岸。针对网络上泛滥的“3个月躺赢200万”等广告话术,以及弄虚作假的证明材料,有关部门应当联合出击,共同顺藤摸瓜、深挖彻查,针对大小漏洞建章立制,真正斩断黑手、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职业背债是法治社会的毒瘤。不法分子的生财之道,不仅把失意者引向邪路和绝路,更带来对国家财产、社会财富的啃食,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眼下,亟待一场深层次的治理,打击职业背债人与中介网络并重,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有效遏制乱象滋生蔓延。

关键词
职业背债人
责任编辑:芦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