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救人被质疑 谨防“键盘侠”恶意制造对立
来源: 长城网  杨兴东
2025-07-28 18:19: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杨兴东

  7月24日,武汉大学发文表扬了该校学生孙毅杰在一航班上帮忙救助一名身体不适乘客的故事。一些网友称赞其临危不乱、思路清晰,但也有一些网友质疑其没有执业资格,操作风险极高。孙毅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在飞机上建议乘客低流量吸氧、平卧的操作是基本急救常识,不涉及处方权,也不涉及注射、输液、特殊药品使用等操作。

  类似事件也曾引发争议。前不久,一位过路的医学院男教师在湖南衡阳街头,和另一位过路的女医生合力抢救一名昏倒女子,轮流实施心肺复苏,成功救回了一条生命。这件一目了然的好人好事,现场群众赞扬,网友普遍叫好,却遭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质疑”,指责救人者是在“袭胸”,应该“换个女的来按”……这些事件背后,不排除个别“键盘侠”在恶意制造对立,令人深感忧虑。

  大众传媒对某些事件的报道和强调,会影响公众对这些事件的关注程度和重要性认知。“键盘侠”通过在网络上发布质疑医学生救人的言论,试图引导舆论的走向,将公众的注意力聚焦在“医学生是否有资格救人”“救人行为是否妥当”等问题上,从而制造出一种对立、“拉仇恨”的舆论氛围。这种行为不仅偏离了事件的本质,也扰乱了公众对善行的正常认知。

  当“键盘侠”的质疑声在网络上不断扩散时,部分原本持中立或支持态度的人可能会因为害怕被孤立而选择沉默,从而使质疑的声音在舆论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情况下,医学生的善行被淹没在负面舆论的浪潮中,而社会的正能量也难以得到充分的传播和弘扬。

  医学生救人是一种本能的善行,而不是一场表演。他们在紧急情况下所做出的判断和行动,是基于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专业知识的自信。即使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不够完美的地方,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们救人的初衷和努力。在这种情况下,“键盘侠”高估了自己质疑言论的“正义性”,却忽视了这种言论对医学生和其他潜在行善者的负面影响。这种片面的认知导致了他们对善行的不理解甚至诋毁。

  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网络平台应当加强对言论的监管,对于恶意造谣、攻击他人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给予相应的处罚。这不仅是对个体权益的保护,也是对网络舆论环境的净化。其次,社会要加强道德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公众的素质和责任感,让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网络言论,避免盲目跟风和恶意攻击。最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保持理性和客观,在面对类似事件时,不要被“键盘侠”的言论所左右,而是要以公正的心态去看待,用善良和理解去回应。

关键词
医学生,质疑,键盘侠
责任编辑:韩新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