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评论员 芦静
最近,一段河北交警“投喂”广东游客的视频火了。
视频显示,一辆大型客车因高温突发故障“罢工”,车上19名广东游客滞留在了承秦高速应急车道。河北交警当即派车带领众人到就近收费站,吃西瓜和雪糕,解暑休息。经过40分钟抢修,车辆成功排除故障,游客们在登车前纷纷向交警致谢。
“为河北交警点赞”“以后来广东,我们带你们玩”“吸引我们来河北玩的不仅是山水,更有河北交警带来的满满安全感”……广东游客与河北交警,本是相隔千里的陌生人,却因一场紧急救援,情分渐浓。
把“揪心事”变成“暖心事”,有人说,这是交警的职业本能。的确,在接到警情后,立即赶赴现场,一边引导乘客转移至紧急停车带避险,一边安排熟悉路况的辅警带领司机前往附近村庄寻找水源,体现了当地交警的高效应急处置能力。
相比专业素养,更打动人心的,是细致贴心的“清凉服务”。调度4辆警车,将全部乘客转移至3公里外的青龙收费站,迅速搭建临时服务点,还特意把老年乘客安排到警务站内休息,为乘客递上切好的西瓜、冰镇矿泉水和雪糕……一点一滴,皆是真情,高温“烤”验下的游客,不仅转“危”为安,还收获了一份难忘的“河北温度”。
无独有偶。7月13日,一辆载有近30名四川彝族同胞的旅游客车突发故障,滞留在京秦高速石河收费站外广场。高速交警一边帮助司机联系维修故障旅游车,一边联系收费站工作人员,协调让乘客到收费站餐厅临时休息,并送上矿泉水、藿香正气水等物资。临别时,彝族群众竖起大拇指,用彝语连声称赞民警“瓦吉瓦”和“卡沙沙”(意为非常棒和非常感谢)。
人在囧途,真情常在。近年来,从帮助故障车辆更换轮胎,到护送急症患者紧急就医,从主动帮游客代停车,到为滞留旅客递上解暑物资,一次次跨地域的温暖援手,一个个主动延伸服务链条的主人翁姿态,为“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文旅名片添上了温情注脚,也照见了公共服务应有的样子。
当下,河北正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机遇,着力打造文旅融合、全域全季的旅游强省,用心培育文旅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凸显自然风光之美、历史积淀之美、人文环境之美、时代发展之美。
如果说“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口号的爆火,是河北文旅“出圈”的第一步,那么,旅途中各个环节的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则是擦亮招牌的关键环节。高速公路上,来自广东、四川游客的“好评”,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真正“圈粉”游客的,从来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
持续实施旅游包车周末和节假日免费通行高速、游客招徕奖励、京津冀旅游景区联票、“河北文旅一卡通”等优惠政策和措施,提升“轻松游河北”行李寄递服务等方便游客举措的覆盖面,打造更多注重细节的暖心服务……河北之美,不仅在依山傍海的景色里,更在每一次真诚以待的服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