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公文抄袭,政府文件岂能“复制粘贴”
来源: 长城网  赵志疆
2025-07-15 16:40:2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赵志疆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广西桂林平乐县政府网站上的《平乐县森林防火规划(2023—2030年)》个别段落有抄袭嫌疑,其关于平乐县水文的介绍和湖南安化县的水文介绍几乎一模一样。7月15日,广西桂林市平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经核实,该信息基本属实,县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我县将及时修正发布,加强公文审核把关。

  公文抄袭屡见不鲜,其中多数都有“舍近求远”的倾向:一方面,就近复制粘贴很容易“资源枯竭”;另一方面,“舍近求远”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更加隐蔽。不过,此举有一个风险点,倘若不加分辨照搬照抄,很容易犯下低级错误,并因此贻笑大方。

  此次事件即为一例:地图测量显示,广西平乐县和湖南安化县两地相距400余公里。而上述两县的水文文字,除两个县的名字不同外,其他部分一模一样,而平乐县并无文中提到的平口镇、小淹等乡镇。与很多同类事件一样,此次公文抄袭被曝光,是因为其中存在显而易见的地名错误,因此露出了马脚。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偶然事件,实则隐藏着一种必然——连那些一望而知的错误都无法发现,当地的公文写作生态到底是什么样子?

  公文是党政机关传达决策、行使职能的重要工具,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机关干部而言,撰文写稿既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落实工作任务的重要环节。作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在公文写作中东拼西凑,不仅损害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更直接影响党风、政风和社风。近年来,因公文抄袭被惩处的案例并不鲜见,尽管如此,依然有人热衷于“剪刀加浆糊”,将公文当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究其原因,有人仍对公文写作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更没有从相关案例中感受到切肤之痛。

  以此次事件为例,当地林业局曾回应记者称,该规划由林业局和第三方公司合作完成,而有关水文的部分系第三方公司提供的数据,“第三方公司做得太粗心了,我们抓紧联系公司来改。”规划性文件事关区域重大决策,岂能完全交由第三方公司来负责?当相关负责人埋怨“第三方公司做得太粗心”时,为什么发现其中问题的是热心网友,而不是职能部门?这种置身事外、满不在乎的态度,岂不是比东拼西凑更加严重。

  每一次拙劣的公文抄袭被曝光,都是对机关乃至地区形象的严重破坏。表面上看,这是办事人员的惰性使然,更深一层探究,其实是监督审核机制缺失的必然结果——正是因为层层把关、层层失守,所以才导致漏洞百出的公文招摇过市贻笑大方。反思此次事件,绝不应该止于“及时修正发布”。加强公文审核把关,首先就应该建立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以扎实的文风推动作风建设持续深入进行。

关键词
公文,抄袭
责任编辑:芦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