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直播何以成为瞄准老年人的诈骗温床?
来源: 长城网  舒圣祥
2025-10-28 17:59: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

  近日,南京秦淮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网络风水诈骗案,将直播时代针对老年群体的新型犯罪模式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这个以短视频引流、直播洗脑、线下收割的犯罪团伙,骗取资金高达4600余万元,受害群众遍布18个省份共1400余人,其中80%以上为中老年人。在南京的一处写字楼内,该团伙甚至租下了整个楼层办公。目前,警方抓获的92名犯罪嫌疑人中,88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从支付3999元学费“深度学习”,到被“督导师兄”嘘寒问暖套取家人信息,最终因对方声称女儿将有“血光之灾”,南京的王女士不惜借款近3万元支付“化解之法”——按照所谓“大师”的指示改变家里一些家具的方位。一场围绕“风水”和“命运”的在线关怀,实则是瞄准老年人钱财的连环诈骗。为此,嫌疑人团伙设计了完整的行骗流程,分工明确。在免费讲座引流、精准恐吓施压、大师化解收割的三阶套路之下,老年人正成为诈骗分子眼中最肥的“猎物”。

  这背后折射的不仅是技术时代的代际鸿沟,更是社会治理面临的全新挑战。骗子们扮演着“命运掌舵者”的角色,通过直播间这个虚拟舞台,构建起一套看似完整的风水话语体系。老年群体因信息甄别能力较弱,极易陷入这种精心设计的认知牢笼。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老年人存在“宁信其有”的心理定势,这种传统思维与现代传播技术的碰撞,催生了比传统诈骗更隐蔽的犯罪形态。

  从社会学视角看,老年人陷入诈骗重灾区有其深层原因。一方面,子女不在身边的孤独感,让许多老人陷入精神空巢状态,诈骗团伙的“嘘寒问暖”填补了这一情感真空。另一方面,老年人虽已习惯刷短视频、看直播,但对技术包装的骗局缺乏免疫力。更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与对子孙后代的担忧被放大,对健康、命运等问题尤为关注,为“风水改命”类骗局提供了滋生土壤,使得“血光之灾”之类话术能够直击软肋。

  从法律层面审视,此类诈骗行为已涉嫌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行为,构成诈骗罪。该犯罪团伙分工明确,形成完整生态,利用直播平台实施跨地域作案,已涉嫌构成诈骗罪,且数额特别巨大。值得注意的是,该团伙租用整层写字楼办公,设置引流组、诈骗组、解盘组的三级架构,犯罪行为的组织化、企业化特征明显,社会危害性更大。

  直播领域鱼龙混杂,已成为诈骗分子新型获客渠道。治理此类诈骗行为,需要多方合力,用法律之剑斩断黑色产业链,用社会之手填补情感真空,用技术之盾筑牢安全防线。监管部门应加强直播平台内容监管,建立针对风水、命理等敏感内容的审核机制;平台方需承担主体责任,通过技术手段识别、阻断诈骗链条;子女应更多关心老人精神需求,帮助父母提升网络素养和防骗意识;执法机关则应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从严惩处针对老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当技术的快车驶入老年群体的生活,我们既不能让他们被时代抛下,更不能让他们成为骗子的“盘中餐”。直播经济野蛮生长,每个点击都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眼中的商机,每次滑动都可能坠入精心设计的陷阱。保障老年人权益,就是保障我们每个人的未来。这起风水直播诈骗案,既是一堂技术课,也是一堂法治课,更是一堂关乎家庭与社会责任的社会课。

关键词
风水直播,老年人,诈骗
责任编辑:芦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