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带货的“精致”不是真自律
来源: 南方日报  
2024-11-22 14:50:00

  “精致”的尽头是带货?近来,互联网视频博主多了一个赛道——“表演式自律”。

  清洁座位、看书、敷面膜、画画……还记得“精致女孩坐高铁”系列吗,短短两分多钟的视频,却包含了上百个分镜,十几款产品的特写,“夹带私货”到了这个份上,无怪乎很快就遭到群嘲。然而,据媒体调查,类似博主不在少数,最终目的都不过是推广相关商品。

  “表演式自律”,套路有多深?你以为的“早起”,可能是下午拍摄;你以为的“认真学习”,可能是重复性抄写;你以为的“一个人的生活”,也可能是一支团队的生意;为了让你更加相信“自律的力量”,展示“向往的生活”也成了“标配”。凡此种种,只不过把“精致”用错了地方:精心的剪辑、极致的拼凑。据报道,针对背后的种种漏洞,已有博主专门去一一戳穿。

  究其本质,又是“虚假人设”。只不过,相较于煽动对立、挑动情绪的无底线摆拍,满嘴荒唐言的“伪大师”,动辄叫人投资的“假高管”,“表演式自律”的危害,可能显得更隐蔽一些。说到底,假的就是假的,失去了“真”这个前提,“善”与“美”便无从谈起——前不久,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互联网广告可识别性执法指南》明确指出,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不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在笔者看来,此类视频总是“不经意地”露出许多“精致好物”,小到面膜、厨具,大到冰箱、家居等,这种“买了它你就更像我”的引导和暗示,性质上已有软广告之嫌。

  既然带货,就必担责。试问,此类商业化的“自律”,普通观众是否“可识别”呢?答案若是肯定的,那么又如何解释,视频的人气高得离奇,动辄几千乃至上万的点赞量?对此,网络平台还应充分发挥信息优势,及早介入处理,视其虚假的程度,予以不同等级的监管,完善审核、举报和惩戒机制。当然,若是所售商品质量不过关,还必须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刻意制造出来的努力,还会带来这么一种错觉:大家明明都是普通人,差距咋就这么大?我是否用错了方法?如果盲目地跟着“卷”,怕是会被带到沟里。道理很简单,自律的底色是自由,是认清自我之后,对习惯的支配,对惰性的克服,而不是被焦虑情绪裹挟,一味地把自己交给繁忙。正如真正的精致是自内而外的优雅,而不是极尽攀比炫耀之能事,更不是靠着又厚又浓的滤镜,“暗戳戳”地贩卖焦虑、收割流量。

  经典电影《楚门的世界》有句台词:“你无权把一个生命当成一场秀。”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变味的“精致自律”——那些深谙“观看之道”的博主既没有踏实带货,也没有做到自律,充其量只是卖力“表演”而已。(钟颐)

关键词
带货,互联网视频博主
责任编辑:芦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