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
近年来,一股“集卡风”席卷校园,从小马宝莉卡到《哪吒2》联名卡牌,成了许多中小学生的“社交密码”。
这些卡牌的背后,是正在冲击港交所上市的卡游公司。卡游公司2024年营收已达100.57亿元,净利润44.66亿元,比名创优品和泡泡玛特赚得还多,但也面临着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质疑。
一包小卡片,100亿的大生意。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孩子,热衷收集奥特曼之类的卡片,在近几年可谓非常时兴。家里有小孩子的父母,可能已经为此掏了不少钱。卡牌通过盲抽形式售卖,每包售价从2元、5元、10元到更高价位不等,稀有卡极其稀少,能否抽到,全凭运气。一般来说,越是售价高的卡包,抽到高位“好卡”的概率相对更高一点。但可以肯定的是,孩子们每收集到一张“好卡”,都必然要以购买大量“废卡”作为前提。
卡牌不只是玩具,更是社交货币。谁能拿出一张稀有卡,就能在班里建立“权力”,赢得同学的目光和尊重。卡牌吸引孩子的,既包括拥有稀有卡后的成就感,也有开包那一刻抽到“好卡”的欣喜。很多孩子的零花钱,基本贡献给了买卡。为了帮孩子获得“好卡”,很多家长也不惜大量重复购买,花费动辄上万元。事实上,卡牌不只吸引孩子,也俘获了很大一部分成年人。小时候集卡未被满足的遗憾在成年后补齐,“抽卡是在富养童年的自己”。
毋庸置疑,卡牌经济是拥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赛道,不宜简单地以善恶进行论断。放眼全球,集换式卡牌早已发展成独特的文化产业。在日本,宝可梦、游戏王等IP撑起了庞大的卡牌帝国。在美国,万智牌深耕多年,形成了完善的竞技和收藏生态。中国拥有庞大的文化市场,出现像卡游公司这样的卡牌企业,是我们所乐见的。这和最近泡泡玛特的全球走红一样,本质上都是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见证。
在国潮IP爆发、Z世代消费力崛起的背景下,打造文化IP周边产品,延长文化IP价值链条,卡牌有望成为文化出海新载体。如果说卡游公司的早期崛起,离不开奥特曼这个大IP,那么,反过来看,奥特曼之所以在这么多年后仍能获得中国儿童喜欢,也绝对离不开卡游公司近年来大推的奥特曼卡牌。希望像哪吒、孙悟空之类的中国传统文化IP,以及像灰太狼、光头强之类的中国动漫作品IP,也能借助备受孩子们欢迎的卡牌载体,成为中国儿童乃至世界儿童美好的童年记忆。
一张小小卡牌,折射文化产业的无限可能,也映照消费社会的复杂面相。未成年人沉迷卡牌、过度消费的风险,是卡牌企业必须关注的。卡牌经济,必须筑牢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堤坝,更好平衡文化产业发展与未成年人保护。比如,稀有卡的抽取概率,企业该不该对外明确公示?盲盒产品购买,如何确保获得监护人同意,而不是大量收割儿童零花钱?如何引导孩子建立理性消费观,避免利用儿童“以卡攀比”的心理促进销售?
卡牌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关注如何获得热门IP、如何应对假卡泛滥之外,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社会质疑,必然亦是棘手挑战。一方面,质疑者固然需要理性看待,避免脸谱化的简单善恶论断;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承担起“防沉迷”社会责任。此外,监管部门有必要对卡牌产品的未成年人保护标准进行明确,以制度之笼约束资本野性,促进卡牌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