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成平
随着DeepSeek的横空出世,“AI同事”来到了我们身边。多地宣布,政务服务工作开启AI时代。
“AI数智员工”引发网友讨论。社交媒体截图
在深圳市福田区的政务服务大厅里,70名“AI数智员工”正式上岗,覆盖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等11大类240个场景。
杭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AI客服——“杭小金”,依托DeepSeek智能引擎,快速定位用户需求,提供7×24小时“秒级响应”拟人化交互服务。
此外,内蒙古呼和浩特、江苏无锡、江西赣州等地也陆续宣布完成政务环境DeepSeek系列大模型部署。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普及,AI进入到政务系统的运行,成为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现象。
这场以DeepSeek大模型为技术底座的变革,不仅刷新着政务效能的速度,在人与机器的协作中,更重塑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政务服务新图景。
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在“AI同事”的助力下,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整体效率提高至少20%。
无锡的锡企服务平台3.0,借助DeepSeek大模型的语义识别和逻辑推理能力,上线江苏省首个企业服务AI助手。企业在线上直接输入要问的问题,AI就能“秒懂”需求,输出答案。
临沂市基于政务云成功实现了DeepSeek本地化全栈部署,并率先完成“沂蒙慧眼”。系统为企业精准画像效率提升了60%,助力企业融资增信超过33亿元。
技术赋能开启政务服务新范式。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从“不见面审批”到“免申即享”,从“立等可取”到“秒批秒办”,从“一窗通办”到“一网通办”……“互联网+政务服务”,让百姓和企业的高频服务事项基本实现了“全程网办”“跨省通办”。以数字技术赋能政务服务,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举措。如今,“数字引擎”再一次驱动政务服务实现“新跃升”。“AI数智员工”将政务服务从“经验驱动”升级为“数据驱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成为常态。
这场政务服务的创新,并非只是技术狂欢。全国首部政务辅助机器人管理办法——《福田区政务辅助智能机器人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为AI设定了“基本法”,明确技术标准、应用边界和“人类监护人”责任以及监管要求,为智能机器人在政务领域的合法合规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开启机器人员工和与人类员工协同工作的新纪元。
这种制度设计颇具深意:当“AI招商助手”秒级生成分析报告时,人类员工转而聚焦战略研判;当“执法文书生成助手”自动输出初稿,执法人员得以腾出精力深入现场核查。技术替代的不是人,而是重复劳动;解放的不是岗位,而是创造力。
这揭示了一个深刻逻辑:智慧政务的终极目标不是追求百分百的自动化,人机之间也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在效率与人文关怀间找到平衡点,构建起一个人机协同的服务共同体。
未来已来,但未来不是机器的独角戏,大家大可不必为“AI替代人力”担忧。当AI成为“政务团队”的新成员,我们更应扮演好“领航员”角色——以制度规范技术航向,以智慧驾驭数据洪流,以情怀守护服务本质。